城市的生態平衡——海綿城市
文章出處:未知 人氣:發表時間:2021-08-23
海綿城市也被稱為“水彈性城市”,是指城市如海綿一般,在適應環境變化以及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海綿城市在國際通用術語中也被稱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結構”,為了實現雨水在城市中自由遷移,其在下雨時會吸水、蓄水、滲水、凈水,并在有需求時將存儲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海綿城市建設能有效緩解快速城市化過程中的各種水問題,有效改善城市熱島效應等生態問題,創造具備生態和景觀等功能的公共空間,是修復城市水生態、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澇能力,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有力手段。
如何打造海綿城市?
1. 建設海綿城市所需的硬件設施
城市海綿體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綠地、花園、可滲透路面這樣的城市配套設施。雨水通過這些海綿體下滲、滯蓄、凈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徑流通過管網、泵站外排,從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統的標準,緩減城市內澇的壓力,使雨水有效的循環利用
2. 建設海綿城市的遵循原則
生態優先等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對傳統排水系統的一種“減負”和補充,最大程度地發揮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應統籌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統性,協調給水、排水等水循環利用各環節,并考慮其復雜性和長期性。
海綿城市建設首先應保護現有河網水系、濕地、綠地等城市雨水滯納區,對城市建設中已遭到破壞的,采用生態手段盡可能恢復,提升城市滯納雨水的能力。其建設的精髓是尊重水、尊重表土、尊重地形、尊重植被,核心就是要尊重自然。“天人合一”和“融入自然”的思想是對當代城市設計只注重建筑美學形態這種觀念的完善與修正。城市設計應全面考慮城市與自然共生,讓雨水、陽光、風、植物與城市空間形態完美融合,讓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真正達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優先利用植草溝、滲水磚、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既避免了洪澇,又有效的強化雨水的積存、滲透和凈化。
3. 重點建設方向
建設海綿城市,即構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主要是指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多種技術途徑,實現城市良性水文循環,提高對徑流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維持或恢復城市的海綿功能。與傳統雨水利用相比,海綿城市更注重雨水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和自然凈化,是一種綠色可持續的雨水排放模式
結尾
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引領城市發展,以空間信息技術規劃引領海綿城市生態系統建設,因地制宜確定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和具體指標,科學編制和嚴格實施相關規劃,強化動態監測和科學分析能力,深度挖掘“都江堰”等歷史水文化經驗。按照先行先試的原則,在各行業積極打造示范工程,以點帶面,全面推開。探索支持城市雨洪管理新理念、新技術,通過科技創新實現城市良性水文循環,充分發揮海綿城市資源調控、防洪排澇、環境建設的生態作用。
博悅佳輕質隔墻板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
同類文章排行
- 輕質隔墻板隔音和防火作用非常好
- 南京六合區以裝配式建筑引領建筑業“換裝”升
- 河北保定: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執行綠色標準
- 湖北首例!混凝土3D打印新農房建筑交付
- 綠色建筑與傳統建筑的區別在哪里?
- 輕質隔墻板成低碳環保新材料
- 數字科技賦能綠色建筑,共同締造健康人居環境
- 已超1億平方米!湖北擬立法促綠色建筑發展
- 防火輕質隔墻板被推崇的原因是什么?
- 河北秦皇島住建局加快推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
- 讓更多建筑“綠”起來
- 輕質隔墻板的保溫性和防火性
- 武漢市綠色建筑成果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 河北滄州今年新開工建筑全部為綠色建筑
- 不僅是“輕”,博悅佳輕質隔墻板還有幾個“核
最新資訊文章
- 綠色低碳:提升產業“含綠量” 塑強發展“含金
- 合肥規范裝配式建筑管理,提升房屋質量和建設
- 湖南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 應用領域持續拓展
- 建設裝配式綠色農房 打造農村“好房子”
- 住房城鄉建設部解讀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 “中國建造”奔向“中國智造”
- 浙江:以智能建造“三大行動”賦能新時代“好
- 又快又好又省!裝配式建造賦能長沙保障房建設
- 安徽將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 提升城市規劃
- 河北昌黎縣大力推進裝配式農房建設工作
- 重慶: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賦能智能建造發展
- 合肥在建體量最大的裝配式安置房項目即將竣工
- 桂川兩地建筑房產企業共尋行業發展機遇
- 日照:嵐山區住建局推進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建設
- 首座超高層金級碳中和建筑亮相中國建筑科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