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開展城鎮化合作,共同推動綠色城市發展
文章出處:未知 人氣:發表時間:2020-09-03
在全球經濟因疫情發生而陷入深度衰退的背景下,持續深化中歐城鎮化合作,不僅有助于克服當前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窘境,還進一步增強了中歐之間的聯系,特別是共同應對相關挑戰,推動發展可持續性更強的城市和社區。
世界人口的主要生活環境日益變化,致使城鎮化進程成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全球趨勢之一。總體來看,現在都市和城鎮在全球發展中占據中心位置。它們不再只作為定居、生產和服務空間,而是深刻地塑造和影響著各個級別的社會和政治關系,決定著生產方式的進步和阻礙,為規范和文化提供新的滋養。城市已成為權力和政治的主要核心,從而對愿景目標的實現產生影響,對政策實施的結果產生決定性作用。它們還是環境趨勢和可持續性進程中的主要因素。因此,城鎮化提供了全球變革的背景、基礎和動力。
可持續城鎮化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城鎮化是未來的兩大關鍵要素。自2012年中歐雙方簽署《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共同宣言》以來,圍繞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和城市區域發展,中歐雙方不斷深化合作交流,開拓新的合作領域。
隨著人口不斷增長,全社會的城鎮化不可避免。而城鎮化對環境的影響日漸加劇,城市的“生態足跡”正在蔓延。
我們必須承認增長對社會各個領域的影響。可持續增長要求城鎮地區開展活動(比如資源利用、人員及貨物的流動等)的方式有所進化。考慮到增長帶來的挑戰,除了社會和經濟進程之外,實體基礎設施也必須有所演化發展。
可持續發展一直被定義為,既能滿足當前需求、又無損子孫后代滿足其自身需要之能力的一種發展方式。然而,可持續城鎮發展還意味著一個實現可持續性,強調改善、進步和積極變革,對環境和社會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的過程。
可持續城鎮發展強調,我們需要改革市場機制來實現環境目標,實現社會因素和經濟因素的平衡。除了明顯的環境影響外,城市是當仁不讓的經濟增長引擎,因為城市可以提供就業和消除貧窮的大好機會(迄今為止,任何國家要實現高水準的公民生活,都必須進行城鎮化)。
事實上,城市不僅對自身,而且對整個國家、乃至于世界舞臺上的核心各方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經濟力量。當它們與國家和省級政府密切配合,其發展議程與地區和國家發展計劃相掛鉤,中央政府的投資與地方投資保持一致時,城市就能為整個國家產出至關重要的成果。
今天的中國正在見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城鎮化,經歷快速城鎮化、經濟增長和交通運輸自動化的進程。由于人口稠密,中國受到自然資源限制和全球氣候變化潛在影響的制約。可持續城市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包括城市擴張、交通擁堵、空氣污染、城市布局不符合21世紀的生活方式導向、傳統城市文化衰落、選擇性過度發展以及社會不平等。人們對這些緊迫問題的認識不斷提高,促使國家和省級政府以及各個城市尋求可持續城鎮發展的解決方案。中央部委和非政府組織已著手實施一些試點項目,展示中國在這方面的最佳實踐。針對中國的實際情況,可持續城鎮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近40年的城鎮化發展,中國在經濟增長和扶貧脫困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制定了以生態文明、綠色發展、以人為本為核心內容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而歐洲在智慧城市、生態城市、低碳城市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經驗豐富、技術先進,值得中國地方政府和企業認真學習和借鑒。中歐攜手共同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對中國經濟社會特別是城市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歐在可持續城鎮化方面開展的戰略性聯合研究與創新合作是雙方長期堅持的優先要務,通過一系列聯合項目來貫徹執行。在所有已開發的項目中,歐盟和中國在城鎮化目標上保持高度一致;中歐合作模式致力于實現低碳、綠色的可持續增長(與美國普遍采用的實利主義城市發展模式不同)。
通過對與城市相關的各種相互交織的主題(交通、環境、能源、城市規劃等)開展針對性研究和創新行動,歐盟和中國努力尋求具有成本效益、基于技術和自然因素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以實現多重效益,提高資源和能源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增強城市抵御變化的韌性,改善衛生狀況,將代價高昂的問題轉化為增長機會,為歐洲和中國數以百萬計的城市居民提供就業機會和更好的生活條件。
盡管在城市發展領域也面臨許多挑戰,雙方可以通過共同研究利用新技術,制定出“新的和可持續的”適用于雙方的城市解決方案。
深化合作共識,拓寬合作領域
在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下,在新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是緩解氣候危機,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金鑰匙,將有利于推動各國從“負擔分擔”轉向“機遇分享”,從“零和博弈”走向“互利共贏”,促進全球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事實上,城鎮化和氣候變化的影響正以危險的方式相互融合。全世界人口已有50%以上生活在城市中,預計再經過略多于一代人的時間,這一比例將上升到三分之二。城市和城鎮已經在承受洪水和熱帶風暴等自然災害帶來的主要壓力。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和城鎮當中,有許多都位于海岸線、河流和洪泛區沿線,當自然災害來襲時,這些地區最容易受到影響。
除了面臨氣候變化的影響外,城市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中的占比高達70%,而其只占陸地面積的2%。城市中密集的人類活動導致溫室氣體污染加劇,而海洋和植被對此種污染的吸收能力正在下降。
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為歐洲和中國城市之間的一致行動提供了一個框架,比如旨在幫助中國市長應對城鎮化和可持續發展挑戰的項目。
為了貫徹《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EC-LINK)項目正式成立。經過多年的努力,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項目已覆蓋城市更新、綠色建筑、綠色交通、水資源管理、固廢處理、清潔能源和市政投融資等領域。
通過建設中歐高級別科技交流平臺、建立“低碳生態示范工具箱”綜合實踐基地、提供生態補貼基金和低碳發展基金等措施,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項目旨在引介實施先進的歐洲技術和理念,探索真正適合中國新型城鎮化的低碳發展道路,為中國的低碳生態城市樹立榜樣。
此外,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項目還一直專注于推動歐洲和中國城市之間的有效對話。多年來,有30多個中國和歐洲城市參與了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項目,支持中歐之間開展富有成效的對話,不斷就可持續城鎮化的有關理念和解決方案進行交流。
事實上,要推行新的城鎮可持續發展議程,城市是最合適的平臺。城市是新理念結晶成形、出現技術和藝術創新、針對問題催生創造性解決方案的地方。城市為社會和政治變革提供背景環境,可以在這里嘗試實施新形式的參與型決策。
面向未來,多方合作方可加速全球復蘇
城市需要統籌規劃、設計和開發,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增強抵御氣候變化的韌性,促進經濟增長。緊湊型城市配有精心設計的服務和基礎設施,降低了企業所需的能源供應、交通和其他服務的成本,反過來又提高了生產力和效率,鼓勵了私人投資,促進了經濟增長。
我們必須認識到,社區、企業和地方當局是制定實施國家和城市級氣候變化戰略、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角色。我們必須抓住當前機遇,善用城市的潛力,為所有人創造一個可持續的未來,而不是只在氣候變化框架和籌資機制中發揮邊緣作用。新冠危機和氣候危機異中有同——它們不會按個體區別影響,而是真正的全球性挑戰。奉行孤立主義、各行其是無法解決這兩個危機,只有團結合作才能使我們獲得強大力量,更快地走出現在的經濟危機。
中歐城市在實現低碳排放、引導公眾消費行為、加強公共空間的利用等方面,經常交流經驗,雙方在城市可持續發展領域可以探索建立統一的方法,利用新技術促進城市發展和增進民眾福祉。
眾所周知,綠色金融作為氣候保護的杠桿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中國和歐盟作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在氣候保護領域的投入上,不僅是對未來的投資,也是解決當前很多緊迫問題的有力措施。譬如,目前中國啟動的對大量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即可以通過對大量的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從而立即創造出成千上萬的就業崗位,并且從根本上解決使用化石能源采暖造成的大氣污染問題。而這項巨大的城市更新工程,同樣需要中歐多方合作,致力全球經濟市場復蘇。危機往往也會是契機。可持續發展,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可持續城鎮化,必將成為未來社會重生振興的中心要點。
城市可以作為一個靈活的、有創意的、可操作的框架,切實高效地應對區域和全球挑戰。它們是促進增長和繁榮、對抗或預防衰退、有清晰規劃的實體。它們還可以充當有效催化劑,通過集體行動解決地方層面的不作為現象,幫助修復信任危機。它們為社會各界的直接接觸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引導不同的利益相關方和行業部門坐下來共同討論,制定出獲得廣泛支持的議程。城市“作為競技場,有助于建立聯系和信任(尊重和包容),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制造分裂的黨派偏見和意識形態(容易導致國家和各州決策癱瘓)”。
中歐要想克服正在發生的經濟衰退,同時緩解環境和氣候問題,必須通過多方合作實現經濟的可持續轉型,共同推進根本性創新和現代化進程。
國家、地區和城市政府將發揮關鍵作用,確保土地、勞動力和產品市場的流動性,同時通過有效的城鎮規劃和核心基礎設施投資,確保實現密度效益和集聚經濟。通過將更多的注意力和資源集中在城市—區域層級,各國政府不僅可以將自己國家與全球商業流連接起來,還為打造更加綠色和可持續的未來社會提供了機遇之路。
博悅佳輕質隔墻板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
上一篇:各省綠色節能建筑政策一覽
下一篇:江西4月起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實施“綠標”
同類文章排行
- 讓更多建筑“綠”起來
- 輕質隔墻板隔音和防火作用非常好
- 河北秦皇島住建局加快推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
- 河北滄州今年新開工建筑全部為綠色建筑
- 防火輕質隔墻板被推崇的原因是什么?
- 湖北首例!混凝土3D打印新農房建筑交付
- 已超1億平方米!湖北擬立法促綠色建筑發展
- 河北保定: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執行綠色標準
- 武漢市綠色建筑成果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 輕質隔墻板的保溫性和防火性
- 南京六合區以裝配式建筑引領建筑業“換裝”升
- 輕質隔墻板成低碳環保新材料
- 不僅是“輕”,博悅佳輕質隔墻板還有幾個“核
- 數字科技賦能綠色建筑,共同締造健康人居環境
- 綠色建筑與傳統建筑的區別在哪里?
最新資訊文章
- 綠色低碳:提升產業“含綠量” 塑強發展“含金
- 合肥規范裝配式建筑管理,提升房屋質量和建設
- 湖南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 應用領域持續拓展
- 建設裝配式綠色農房 打造農村“好房子”
- 住房城鄉建設部解讀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 “中國建造”奔向“中國智造”
- 浙江:以智能建造“三大行動”賦能新時代“好
- 又快又好又省!裝配式建造賦能長沙保障房建設
- 安徽將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 提升城市規劃
- 河北昌黎縣大力推進裝配式農房建設工作
- 重慶: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賦能智能建造發展
- 合肥在建體量最大的裝配式安置房項目即將竣工
- 桂川兩地建筑房產企業共尋行業發展機遇
- 日照:嵐山區住建局推進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建設
- 首座超高層金級碳中和建筑亮相中國建筑科技展